服务热线:0391-5033048/13608637369/13938145539

中文版中文版 EnglishEnglish

新闻资讯

揭秘沁阳市东高村古法造纸术

发布时间:2013-11-12   浏览:5963次

在沁阳市东高村高俊良家几十平米的院子内,81岁的梁俊仕正在熟练地用竹帘将限池内的纸浆捞起,并小心翼翼的放在身旁的铺台上;限池旁的石碾边上,71岁的胡高升则赶着一头蒙了眼的毛驴绕着石碾碾穰;而高俊良77岁的母亲王素花正在院内一面向阳的墙壁上粘贴晾晒刚刚压干的麻头纸(草宣纸)。面对眼前老人们做的这些,站在一旁的高俊良一边向旁人介绍这一道道古老的造纸工序,一边搭把手装穰、清理石碾,脸上不时地会显出一丝凝重的神情。因为他知道,这种古老的造纸技艺在当地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会做,而在整个东高村里,掌握这种技艺的也只有百余人。

“现在村里已经很少有人做手工造纸了,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更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勤劳和智慧,我们一定要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面对当前这一古老技艺现状的提问,56岁的高氏古法造纸技艺第十六代传承人高俊良一脸坚毅地说。

坐落在太行山下的河南省沁阳市西向镇东高村,几百年来一直以东高“高氏”古法造纸技艺闻名于世,古法造纸俗称“捞毛纸”,是中国历史上驰名中原大地的一项传统造纸技术。东高“高氏”古法手工造纸历史悠久,造纸工序复杂,与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蔡伦造纸术渊源相承,它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原材料全都是植物原料,有较好的透气、防潮、防霉、防变质性能,尤其受到书法爱好者的钟爱。

碾穰、撞穰、拧穰、打浆、捞纸、压干、晾晒、整理......每一道工序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以当地的枸树皮和麦秸秆等做为原料,把原料堆放池中侵泡沤煮,接着将碎化的原料在石碾上碾压成穰,然后把碾压后的穰装入布袋在河中进行冲撞漂洗,洗去杂质后将穰倒入限池里,加水搅和成糊状,用细竹帘从池中“捞”出湿纸,再用压杆将胚中水分适度挤压,分解、上墙贴纸晾晒,直到晒干揭干纸,整个工序才算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古法造纸逐渐被淘汰,面临消失。原来家家户户都有的造纸作坊,现在消失殆尽,村里到处可见一些被丢弃的石碾和废弃的限池。“现在社会生产力提高了,古法造纸受经济冲击严重,但是这门技艺不能丢。”高俊良说,作为传承人,他会时不时的组织村里老人演示造纸工序给年轻人看。在高俊良的“家庭作坊”内,“保护传承,责任义务,开拓进取”十二个大字赫然贴在院子里,深切表达了他对这种文化的希望,他还说要将古法造纸技艺向文化产业发展,申报成立教育基地,和各地教育系统合作,进行文化传承教育。


  • 一键拨号
  • message
    短信咨询
  • map
    查看地图

  • 一键拨号
  • message
    短信咨询
  • map
    查看地图
  • ewm
    二维码